学校首页  |  联系我们 

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习园地>>典型经验>>正文

武汉理工大学:在“红色·家乡行”实践活动中走好新时代青年的“赶考路”

发布时间:2023-02-13 作者: 点击:[]



“这个假期,我听外祖父讲了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听我讲,我去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回到家,家乡的火车站面貌一新”……红色记忆滋养初心使命,时代变迁印刻前行脚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开展好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23年寒假,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开展“红色·家乡行”主题实践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党员充分挖掘家乡红色资源“富矿”,通过实地探访红色场馆、访问身边英雄楷模、感受家乡发展变迁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在追溯历史中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自觉从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强健精神素养、磨练奋斗精神,激发起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

挖掘馆藏资源,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我一直在想,如果回到那时,我会不会做出和五壮士一样的选择?直到站在狼牙山顶,看着身边眼含泪水、脱帽致敬的青年人们,我愈发有了坚定的答案。‘我会的!我们这一代青年也一定会的!’”学院本科第一党支部党员杨昕睿在瞻仰完位于狼牙山巅的五壮士纪念碑后,于实践心得中这样写到。

这个假期,在学院“红色·家乡行”活动号召下,学生党员纷纷踏上家乡红色热土,寻访革命遗址、先辈故居等教育基地,探寻红色记忆、感悟红色精神,不断将“家乡红”转化为党史学习的“活教材”。在红嫂故里沂南县,学生党员坐在乡村剧场中,沉浸体验《沂蒙四季·红嫂》带来的深深震撼;在革命老区,红色接班人来到浙江革命纪念馆等烈士陵园瞻仰纪念碑,重燃年少祭扫时埋下的信仰火种;在中山舰博物馆,来访青年创新形式、活学历史,运用全景拍摄对博物馆进行VR虚拟展馆构建,将家国记忆拼贴在云端。活动开展以来,40余支实践分队,近200名学生党员奔赴祖国各地红色山海感受峥嵘党史,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一场场精神洗礼。

“邓雅声牺牲时26岁,比我也大不了多少。”看到在陵园外人头攒动的广场群众,回望烈士纪念碑,探访员向欣对眼前的情境久久不能忘怀。通过深入走进家乡红色基地,实践队员们更为真切地体会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山河气概,更为透彻地理解了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也更为深刻地领悟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时代真知,更加笃定了坚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青春誓言。

解锁精神密码,让榜样引领深入人心

如何使党史学习教育更生动、更鲜活?怎样有情有感地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教育效果?法学社会学院在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本次家乡行活动中,实践队员探访英雄、致敬楷模,在躬身访谈中触摸鲜活历史,于促膝谈心中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20余支队伍,60余人在这个假期向着身边“最闪亮的坐标”靠拢,问访20余位亲身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英雄楷模,他们有的是革命先烈后代和抗美援朝老兵,有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模范和新时代楷模。翻开遗留物件、倾听口述历史,实践队员扎实学好榜样教育这一人生必修课,让“勋章”与“荣誉”成为激励前行的精神动力。

“听过英雄楷模的亲自讲述,我觉得‘英雄’这个词没有那么遥远,反而更伟大了!”走访军人陈志光之后,实践队员黄思琴感慨到。陈志光是株洲市抗洪抢险的立功战士,听闻冲锋一线的“抗洪英雄”就在身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会分队随即登门拜访。“两米高的水漫过车子,冲锋舟发动机被冲坏了,我们就手拉着手形成‘人墙’步行前往……当地受困群众拍着我们肩膀说‘你们是百姓的好崽啊’,那个时候,我觉得什么都值了!”提起当年的抗洪经历,陈志光的双眼亮了起来。

与英雄对话,向楷模学习。春风化雨中,一位帮助国家甩掉“贫油帽”的老党员,一位战场功成转业回乡的抗美援朝老兵,一位位在各行各业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时代先锋,都在实践队员的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深深镌刻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无言写照。通过亲身走访,实践队员在不经意间将英模人物的奋斗之路化为砥砺奋进的青春心路,“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成为广大学子的共识共鸣。

践行红色走读,让时代脚步踏石留印

“家乡的路更宽了!”“空气质量变好了!”“我家对面以前是一座工厂,现在变成了小花园!”时代在发展,精神永留存。城乡的样貌变迁标志着红色中国的活力与自信。实践活动中,40余名青年学生围绕家乡的发展变迁展开专题调研,通过对比往昔今朝,实地打卡经典地标、走访群众深度访谈等方式,记叙在党的领导下家乡发展的时代故事,传递永不退色、催人奋进的红色力量。

历数家乡建设,家住枣阳市的红色探访员江静怡感触颇深,“以前上学,必须走过沙河一桥。那时桥面很窄,拥堵不堪,多处开裂,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新桥工程后,沙河一桥摇身一变,成了家乡的‘网红新地标’,不仅坚固整洁,也更气派了”。制度道路奠定发展基石,中国速度成就日新月异。实践队内,队员们彼此交流着家乡的新变化。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美丽乡村,队员们踏上故土,再觅新“知”,用心感受“中国的一切发展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这一深刻论断。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宣传文化到法制建设,新时代的新成就在队员们的影像对照中得到了“因地制宜”的全景展示,最熟悉的家乡也发生着非同寻常的蝶变,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的强大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

乡村振兴、社区建设、生态文明、青山绿水……百年沧桑巨变,红色的历史记录着来时的路,也昭示着未来的路。一个月的时间里,小小的红色探访员们在各自家乡走出一条条长长的路,通过亲历与讲述家乡的变迁,让见证发展与铭记历史同频共振,制度活力和精神伟力交相辉映。“这样的‘红色家乡行’活动形式新颖,激励着我们时刻不忘来路、踔厉奋发!”探访员们在活动结束后纷纷说道。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百余地的红色追寻,3万余字的红色记录,承载着青年党员不忘历史、不负时代的情怀担当。据悉,今年是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开展“红色·领航”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第五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该院将继续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深耕学史为线、以实践力行为基,挖掘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发挥红色历史的新引擎功能,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坚定意志,奋力走好新时代青年的“赶考路”。


上一条:把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的灵魂和血脉 下一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入推进全学段体育育人模式——学生动起来 操场热起来

关闭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光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工农路291号   孔明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路1666号